1. SDA旋轉噴霧半干法煙氣脫硫
工藝描述:
從鍋爐和加熱爐出來約150℃--200℃的煙氣從半干反應塔頂部進入塔內,同時配制好的石灰漿液經高速旋轉的霧化器均勻噴入反應塔。石灰漿與熱煙氣流中的SO2等酸性氣體進行反應。噴射的石灰漿液蒸發并將煙氣冷卻到約68℃。并生成干燥粉末狀反應物CaSO3及CaSO4等。反應生成物中的極小部分在反應塔底部灰斗排出,大部分隨著煙氣離開半干法反應塔。
煙氣夾帶粉塵進入袋式除塵器,在袋式除塵器中煙氣中的酸性氣體繼續和消石灰反應。各種顆粒(包含煙氣中的煙塵,凝結的重金屬、反應生成物、反應劑)附著在除塵器濾袋表面,經壓縮空氣反吹排入除塵器灰斗,經過除塵器刮板輸送機,再經過斗提機及飛灰倉頂螺旋輸送機后進入飛灰儲倉。
工藝特點:
(1)空塔結構,吸收塔的阻力不超過800Pa,阻力小,電耗低,節省運行成本。
(2)除塵器入口粉塵濃度<10g/Nm3,降低除塵器負荷,減少除塵器的運行阻力,降低運行電耗,提高除塵器使用壽命。
(3)SDA工藝系統結構簡單,調節靈活,可控性好。
(4)濕法脫硫的機理,干法的特點,無廢水產生,系統不需防腐處
(5)投資低、水耗低、電耗低、運行和維護成本低。
(6)排煙溫度高,方便與后續脫硝裝置銜接,并兼顧消白效果等優點。
2. 石膏濕法煙氣脫硫
工藝描述: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是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煙氣脫硫技術,我國90%左右的電廠煙氣脫硫裝置都是采用該種工藝。根據采用的脫硫劑不同,可以分成石灰石—石膏法和石灰—石膏法,分別采用石灰石和石灰作為脫硫吸收劑。由于石灰制備系統較石灰石制備系統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初期投資小且工藝流程可靠性高,因此本項目工藝的脫硫裝置采用石灰作為吸收劑。
工藝特點:
①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具有最多的工程案例;
②吸收劑來源廣泛,價格低廉;
③脫硫效率高,可以達到98%甚至更高的脫硫效率;
④系統可靠性和適應性強,其可用率一般可以達到98%以上,而且對窯爐負荷有較強的適應性;
⑤系統自動化程度高,運行時間長,運行經驗豐富。
3. 鈉-鈣雙堿法煙氣脫硫
工藝描述:
加熱爐燃燒產生含SO2污染物的煙氣經過引風機進入濕式脫硫除塵器濕式脫硫除塵。吸收塔是脫硫除塵裝置的核心部分,脫硫工藝的吸收和部分氧化過程都在吸收塔中完成。煙氣自塔體吸收段下部進入,然后以90°折向朝上流動。吸收塔內上半部,內裝有三層旋流霧化噴頭,脫硫漿液由噴頭內噴出,并霧化成微滴,與由下而上逆流而來的煙氣進行充分的氣液接觸。大大增加了液體的比表面積,這樣使煙氣與噴液有較大的接觸面積,能高效地捕獲微細粉塵與吸收煙氣中的SO2,并形成較大的顆粒。煙氣中的SO2溶解于漿液滴中發生反應。此時,煙氣、水霧、細塵三相氣流由于質量的差異,以不同的慣性互相傳質并同時進入洗滌室進行收縮、急聚、擴散、沖擊、喘流、過濾等運動作用后,煙氣經堿性溶液冷卻降溫達到飽和狀態,細粉塵及二氧化硫被吸收洗下,隨后煙氣、水霧、細塵三相氣流以一定速率進入洗滌室通過與由上往下的堿性液膜與液霧產生逆向傳質運動后再次脫硫,凈化后的潔凈煙氣進入高效洗滌室上部高效脫水室進行氣液分離處理后,煙氣進入煙道送到煙囪排向高空。